[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]
[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]
不管我们是身为大学还是中小学的教育者,当校长的,办教育的,都要深刻理解古人所说的“大学之道”,与知识传授、能力提升比起来,大学之道是我们应该不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课。
“大学” 之大学问,非艰深高难,实君子之道也。梅贻琦、潘光旦先生曾经说过:“乍一看来,今天的大学教育,似乎与‘明明德’、‘新民’的意思不大有关系,但如果仔细考察,就可以知道今天大学教育的种种措施,始终未能超越这两条原则的范围,问题在于‘体认尚有未尽,实践尚有不力’—— 认识还不足,做得还不够 —— 罢了。”受教育者个体的人格完善与群体之人心凝聚,都是造福人民之根本贡献;人格完善与人心凝聚,都更得靠明德、亲民与止于至善的 “大学之道” 的大学问。所以说,不管我们是身为大学还是中小学的教育者,当校长的,办教育的,都要深刻理解古人所说的 “大学之道”,与知识传授、能力提升比起来,大学之道是我们应该不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课。跳出 “唯商怪圈” 才能 “在明明德”,这里的在字,强调一个持续进行、永无止境的含义。“唯商怪圈”,会对教育产生什么全局性的影响呢?这恐怕不是小事,它会严重地影响到对于教育完整成效的一个达成,即便是智力,你也会发现智商对于智力的衡量是不完整的,而德智体美劳中的 “智”,也不仅仅是学习课程当中的考试就能够加以完整衡量的。该怎么跳出这个 “唯商怪圈” 呢?那就是另外一种方式,去打破 “难衡量就不发展” 的这个逻辑,跳脱出来,自觉地变成 “难衡量却仍然要发展”,不以外界的、短期的、显性的衡量作为人的发展的动力源,这就需要来自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共同觉悟,以及社会的耐心与从容。大中小学,不同阶段,如果是对于我们成为完整的人有益处有帮助的,我们就要花时间投入努力,去发展它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不是在学校之间老师之间比出个高下,而是明天跟今天比持续在进步。
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——《礼记》。日新之谓盛德。——《易传》。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于至善。——《大学》。惟进取也故日新。——梁启超。德贵日新。——康有为。常新,自新,全新。——陶行知。相信种子,相信岁月。埋下种子,以日以年;守望岁月,静待花开。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?我想,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,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:政治是有理想的, 财富是有汗水的, 科学是有人性的, 享乐是有道德的。——朱永新新教育新在何处?对于我来说,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,复又提起时候,它是新的;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,今被人做的时候,它是新的;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,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,它就是新的;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,去发扬,去创新的时候,它就是新的。(《新教育——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》。[守望新教育],守望真善美——
跳出“唯商怪圈”,才能“在明明德”
——大中小学都要重视“大学之道”
作者|杨斌
近期,《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正式印发。《意见》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重点部署。为国际教育指明发展方向。国际教育如何内外统筹,如何既扎根中国大地、又能对接全球化,培养国际化人才,是我国中小学校长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。
杨斌,清华经管学院管理学教授,清华经管学院领导力中心主任,清华大学终身学习实验室指导委员会主任。
9 月 26 日,清华附中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的 “中西融合,迎接未来 —— 新时代校长领导力高峰论坛” 在清澜山学校举行,专家学者、中小学校长汇聚一堂,共话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化人才培养。
会上,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教授分享了两点思考,一是大中小学都要重视 “大学之道”,二是跳出 “唯商怪圈” 才能 “在明明德”。
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 每当引用这句话时,我们都很清楚,古籍《大学》起首的 “大学” 之意,不是指的现代大学、高等院校,而是相对于 “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,礼乐射御书数之文” 的 “小学” 而言,“教之以穷理、正心、修己、治人之道” 的 “大人” 之学、君子之道。此处的 “大人”,也非生理意义上的成年人之意,而有社会和伦理的意义。人分出 “大” 与 “小”,相应的,“学” 也分出 “大” 与 “小”,则是如同清华校歌中很有意义的一句所说:器识其先,文艺其从;大小之分,是特别在强调 “器识” 与 “文艺” 之别,成人与成才之别。
“大学” 之大学问,非艰深高难,实君子之道也。梅贻琦、潘光旦先生曾经说过:“乍一看来,今天的大学教育,似乎与‘明明德’、‘新民’的意思不大有关系,但如果仔细考察,就可以知道今天大学教育的种种措施,始终未能超越这两条原则的范围,问题在于‘体认尚有未尽,实践尚有不力’—— 认识还不足,做得还不够 —— 罢了。”
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“大学之道” 不是仅限于今天的高等院校才需要琢磨和落实的道理,对于小学和中学教育来说,同样有 “大学之道” 需要加以落实。
所以,对于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五 “人”:开发人力、培育人才,这是从经济结果来衡量教育贡献 —— 我统称为 “成才”,而对于受教育者完善人格(我把它叫做 “成人”)之成果,很多时候因为它的度量不易而少了关注。同时,对于教育,这样一个国家重要命脉来说,它还承载着凝聚人心(我叫做所谓的 “成群”)之责 —— 较之于人们熟悉的人口红利与在其上延伸出来的 “人才红利” 这两个概念,我几年前所提出的 “人文红利”这个角度,更能让我们看得清教育(不仅是学校教育,还包括广义的家庭教育、公民教育、社会建设)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—— 受教育者个体的人格完善与群体之人心凝聚,都是造福人民之根本贡献;人格完善与人心凝聚,都更得靠明德、亲民与止于至善的 “大学之道” 的大学问。所以说,不管我们是身为大学还是中小学的教育者,当校长的,办教育的,都要深刻理解古人所说的 “大学之道”,与知识传授、能力提升比起来,大学之道是我们应该不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做好的基本功课。这是我想分享的第一个看法。
第二个思考是:跳出 “唯商怪圈” 才能 “在明明德”,这里的在字,强调一个持续进行、永无止境的含义。智商的发明到现在有 120 年历史了。40 年前,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,丰富了对于人类智力的内涵的认识。但在实践中,数理逻辑智能以及语言智能得到极为突出的偏爱,特别是在我们的大中小学教育、正规教育中非常突出,其它的音乐智能、空间智能、身体运动智能、人际交往智能、自我认识智能、认识自然的智能等,往往是 “有则加勉”、“其它特色”,不在实践当中对于智力进行培养的核心位置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有人从社会对不同智力方面的需求角度去分析。今天,我想分析的一个角度是,“难衡量,则不发展,或者难发展”,是说这些智能维度对我们来说,是较难衡量的也较少衡量的,因而不知不觉地就在主流教育当中被弱化被轻视,而且这种弱化和轻视,还会在一代一代人当中延续和强化。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,但如果其中只有 “智” 得到了比较有效的衡量,更可以进行比较,那么就容易带来一种倾向,就是在教育者和学习者这两个方面都会出现 “唯智力而轻其他” 的这种行为取向,算不上故意,而是因为 “智” 在这五个当中,可能是最容易以 “商” 这样一种方式被比较准确地衡量,并在不同人之间进行比较(这是社会进行选拔的需要)。智商的存在与精进是智力得到更优先发展的一个技术解释,所以,要想其它的也同样得到发展上的重视,你也得研究出个类似于智商的 “商” 来,才会得到发展上的同等努力。我把这种效应,起了个名字叫做 “唯商怪圈”,说的就是,难衡量的方面,就得不到足够促进发展的投入。
“唯商怪圈”,会对教育产生什么全局性的影响呢?这恐怕不是小事,它会严重地影响到对于教育完整成效的一个达成,即便是智力,你也会发现智商对于智力的衡量是不完整的,而德智体美劳中的 “智”,也不仅仅是学习课程当中的考试就能够加以完整衡量的。不经意之间,甚至这个 “智” 还会狭窄到只是知识的掌握程度,和一部分能够以统一考试来衡量的能力,这其实是非常窄的智力。而团队能力、沟通表达能力、批判性思维能力,想象力,创新能力等,就不太容易通过考试的方式衡量,或者说很难以某种 “商” 这种方式把它定量地表达出来。
结果呢,久而久之,这些社会需要的能力,未来创新社会极其宝贵的能力,因为无 “商” 衡量,而在教育者或者学习者两端都面临弱化和忽视的情形;其中受影响最大的部分我认为是 “德”,“在明明德” 中的 “德 “,因为这一部分的衡量,在不同的社会,不同的群体,不同的发展阶段当中,不同的主流价值观,想大家形成一个公认的衡量,其实是一个不小的难题。何况这里面还有人们的品格、德性的隐性、复合的问题。这可怎么办?
我们看到其实,有两种应对 “唯商怪圈” 的方式,一种策略叫做把难以衡量的方面想尽办法地变得能衡量,比如找到针对这方面的商数,然后按图索骥,这样好像就能够影响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行为。你知道有 “情商”,可能也会听到有人提 “胆商” 或者 “爱商”,“社交商”,林林总总。也因此有人在这个背景下沿着这个思路就提出来说,我们能不能研发出一种衡量体系叫 “德商”?
我的看法是,这其实是不可取的一个思路,或者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死路。不只是对德,也包括对看起来容易衡量得多的体,或者乍一想有可能找到某种 “商数” 的美育和劳动。但其实,任何这种冠以 “商” 的衡量,都是对人的复杂性,对教育的全面性的一种粗暴简化。教育培养的是全人,而不是一个指标的集合,教育希望看到的是千姿百态、丰富多彩的人,而不是被尺子量度被机器加工的零部件。“商来商去,最后教育受伤”。为了可比,而走向量化、显性化、短期化的过程中,会对人降维,把原本丰富联系、深刻统一的人的整体,拆得支离破碎,甚至因而丧失了意义。
可以预想的一种情形,如果一旦想找到某一种 “德商”,就可能会陷入到对德的某种知识层面至多是显性能力层面的衡量。其实你可能已经发现我们跟德有关的不少课程,最后衡量的促进的,也许没有落在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的价值观这个德的方面,没有落在持续深入的品格品性甚至包括哪怕只是行为表现层面,而是演变成了对德的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,这其实已经不是在明明德这个 “德” 本来的意思,甚至可以说,非要找到个 “商” 来加以衡量的这个求解过程,实质上可能促进的聚焦的就变成了 “小学之术”,而非 “大学之道”。
该怎么跳出这个 “唯商怪圈” 呢?那就是另外一种方式,去打破 “难衡量就不发展” 的这个逻辑,跳脱出来,自觉地变成 “难衡量却仍然要发展”,不以外界的、短期的、显性的衡量作为人的发展的动力源,这就需要来自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共同觉悟,以及社会的耐心与从容。大中小学,不同阶段,如果是对于我们成为完整的人有益处有帮助的,我们就要花时间投入努力,去发展它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不是在学校之间老师之间比出个高下,而是明天跟今天比持续在进步。要给予复合感受性的、主观判断性的、总括断定性的评价与衡量以空间和位置。举个例子说,我们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,绝不只是劳动技能的培养,更该是劳动意识和对劳动和劳动者自然而深厚的感情的养成。这方面的发展,不能指望着 “商” 式的指标性的衡量,而必须变成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共同信仰,但行之,莫 “商” 之。所以,我今天想着重与大家分享的思考就是,任何一个教育机构,和我们尊敬的校长们,要想面对并超越这个越来越 “算法至上” 的社会,培养面向未来的 “人” 而不只是 “才”,都必须要树立跳出 “唯商怪圈” 的志向,以 “大学之道” 为培养目标,并有足够的定力、有足够的耐心。
中国教育有弊端,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,虽痛快却无济于事。对于中国教育而言,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,只有行动与建设,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。——朱永新(《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——让传播美好成为本能》)